作者单位
摘要
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1731
提出一种基于多频优化分集(MFOD)算法的相位解调技术,搭建了环移多频相干光时域反射(MF-COTDR)系统,实验探究了MFOD算法对信号解调性能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MFOD算法不仅能够较好地还原相位信息,相较于传统的相位解调算法有超过9 dB的平均信噪比(SNR)提升,实现了33.3 pε/Hz1/2的最小应变分辨率。此外,通过实验验证了基于MFOD算法的MF-COTDR系统对不同频率振动信号的响应性能,实验结果说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线性响应能力。
光纤光学 分布式光纤传感 相位敏感光时域反射仪 相位解调 
光学学报
2024, 44(1): 0106018
石嘉丽 1,2侯养谦 2朱中杰 3武玉 2[ ... ]张益 2,3,*
作者单位
摘要
1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2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 201800
3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 201210
手性作为多肽分子的基本属性,已被证明可以用于调控多肽超分子体系的结构和性能,但目前关于手性对分子到超分子层次的作用机制的影响仍知之甚少。本文以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 protein,Aβ)的核心识别序列二苯丙氨酸(Diphenylalanine,L-Phe-L-Phe)为研究对象,探索了L-Phe-L-Phe(FF)与对映体D-Phe-D-Phe(ff)的自组装体和共组装体的纳米结构变化,并对其分子间相互作用方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F和ff自组装形成了相似的纳米纤维结构,其手性主要影响肽分子间以及肽分子与水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相比于自组装,在FF和ff的共组装体中,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分析证实了新的晶相形成。上述研究对理解淀粉样纤维的形成机制和多肽超分子材料的设计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二苯丙氨酸 自组装 共组装 X射线衍射 纳米结构 Diphenylalanine Self-assembly Co-assembly XRD Nanostructures 
核技术
2023, 46(11): 110504
刘军 1李伯中 1陈芳 1李子凡 1[ ... ]刘锐 2,*
作者单位
摘要
1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北京 100761
2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 430205
由于当前国内980 nm半导体泵浦激光器设计经验及生产工艺的缺乏,高功率980 nm半导体泵浦激光器核心技术一直无法突破,文章采用国产化解决方案,包括芯片、光栅和耦合光纤等设计与实现,通过应用楔形光纤直接耦合的全金属化封装,选择双光栅结构进行波长锁定,实现了-50~75 ℃工作温度范围内,输出光功率达400 mW的980 nm半导体泵浦激光器的研制,其波长稳定性可达0.01 nm/℃。并且通过了5 000 h以上、工作电流800 mA和环境温度75 ℃的带电老炼测试,为满足高可靠性的国产化泵浦激光器奠定了基础。
980 nm波长 泵浦激光器 400 mW功率输出 波长稳定性 980 nm wavelength pump laser 400 mW output power wavelength stability 
光通信研究
2023, 49(2): 63
张彦杰 1,2,*莫海峰 3于程豪 1张超 1[ ... ]邬宇 5
作者单位
摘要
1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2 先进金属复合材料成形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24
3 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长治 046012
4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5 山西省检验检测中心, 山西 太原 030001
利用激光超声技术, 研究生产中常见的弧形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首先基于热弹机制建立弧形表面缺陷检测的有限元仿真模型, 探究不同尺寸参数的缺陷对表面波反射回波及透射波的影响; 然后采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对带有缺陷信息的反射回波和透射波信号进行了分解, 提取相应特征频率的信号进行叠加; 最后根据超声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 建立了缺陷深度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利用透射波特征参数计算得到的缺陷深度与实际缺陷深度相比的最大误差仅为0.6%, 因此提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可用于弧形表面缺陷的现场检测。
激光超声 经验模态分解 缺陷检测 有限元分析 表面波 laser ultrasoun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defect detect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urface wave 
应用激光
2023, 43(2): 107
作者单位
摘要
湖南华菱涟源钢铁有限公司,娄底 417009
:针对日用搪瓷制品搪面釉后表面出现的直裂缺陷,进行了工序确认和缺陷形态微观分析,明晰了缺陷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和预防措施。
日用搪瓷 直裂 热膨胀系数 enamelware vertical crack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玻璃搪瓷与眼镜
2022, 50(6): 51
伍煜 1王恒 1韩启金 2龙小祥 2[ ... ]李松 1,*
作者单位
摘要
1 武汉大学 电子信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2 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北京 100094
提出了一种基于波形匹配的激光脚点定位方法,该方法以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作为参考,通过对观测弧段内激光脚点的单点波形匹配和系列脚点相关系数联合处理的方式,精确计算激光指向和距离信息,实现了对高分七号卫星激光脚点在起伏山区的精确定位。使用美国犹他州山地区域的机载激光雷达点云作为当地实测现场数据,对基于论文方法高分七号星载激光测高仪的精确定位数据进行了实验验证。在平均坡度达到20°的犹他州实验区域,观测弧段内高分七号激光脚点高程精度从精确定位前的(2.45±2.93)m提升至(0.27±0.61)m。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高分七号星载激光测高仪观测成果在起伏山区的精度。
高分七号卫星 激光测高仪 激光指向 波形匹配 相关系数联合处理 Gaofen-7 satellite spaceborne laser altimeter pointing angle waveform matching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combined treatment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2022, 41(6): 1051
作者单位
摘要
1 江西理工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先进材料与制造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13
2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工业过程模拟与优化研究所,江苏 苏州 215123
光电功能薄膜和器件在平面显示、固态照明、信息传递与储存、新能源和光化学等领域应用广泛,进一步提升其性能是当前关注的热点。增材制造作为一种过程简单、高精度、无需模具、节约材料、满足个性化和批量化的智能制备技术,近年来在制备先进光电功能薄膜和器件方面受到广泛关注。本工作综述了当前光电功能薄膜和器件领域主要的增材制造技术及其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喷墨打印、电流体打印和直接书写技术在制备具有三维结构的光电功能薄膜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复杂结构和微结构多尺度原位调控方面存在的挑战;进而介绍了气溶胶喷射打印技术,基于其液滴的微反应过程,在光电功能薄膜制备过程中有助于实现微纳米尺度原位控制;同时简要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在开发包括碳基材料和MXene在内的光电功能材料和器件方面的进展;最后对增材制造技术在光电功能薄膜和器件领域的研究重点进行了概述,尚待进一步加强对材料与墨水配方的研发和打印过程调控及新型增材制造技术的开发,并提出了实现多尺度结构原位调控是未来基于增材制造技术开发新型高性能光电功能材料和器件的发展方向。本综述对了解增材制造光电功能薄膜和器件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具有积极意义。
光电功能薄膜和器件 增材制造 先进材料 微结构调控 optoelectronic functional films and devices additive manufacturing advanced materials microstructure control 
硅酸盐学报
2022, 50(6): 1715
Youming Guo 1,2,3Libo Zhong 1,2Lei Min 1,2Jiaying Wang 1,2,3[ ... ]Changhui Rao 1,2,3,*
Author Affiliations
Abstract
1 The Key Laboratory on Adaptive Opt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209, China
2 The Laboratory on Adaptive Optics, Institute of Optics and Electro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hengdu 610209, China
3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49, China
Adaptive optics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 and routinely used in large ground-based telescopes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lthough this technique has already been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the basic setup and methods have not changed over the past 40 year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daptive optics will be boosted dramatically.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advances on almost all aspects of adaptive optics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are summarized. The state-of-the-art performance of intelligent adaptive optics are reviewed.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and deficiencies of intelligent adaptive optics are also discussed.Adaptive optics techniques have been developed over the past half century and routinely used in large ground-based telescopes for more than 30 years. Although this technique has already been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the basic setup and methods have not changed over the past 40 year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daptive optics will be boosted dramatically.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advances on almost all aspects of adaptive optics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are summarized. The state-of-the-art performance of intelligent adaptive optics are reviewed. The potential advantages and deficiencies of intelligent adaptive optics are also discussed.
adaptive optics machine learning deep learning 
Opto-Electronic Advances
2022, 5(7): 200082
作者单位
摘要
1 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武汉 430023
2 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成都 610100
通过3,3′-((乙烷-1,2-二基双(2-甲基吡啶杂氮二基)双(亚甲基))双(2-羟基-5-甲基苯甲醛)与2-羟基-1,3-丙二胺的缩合反应得到一种具有双吡啶悬臂的双核锰配合物。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该配合物结构,结果显示其分子式为[Mn2(C37H43N6O6)]·(ClO4)2。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096 50(19) nm, b=1.419 5(3) nm, c=3.109 4(5) nm, β=108.153(5)°。进一步分析表明两个二价锰离子分别与(Namine)2(Nimine)2O3和(Nimine)2O4体系配位,它们与配位原子形成的几何构型分别是十面体和扭曲的八面体。两个中心锰离子距离为0.331 6 nm,由酚氧原子和醋酸根共同桥联。另外,本文也利用伏安法和黏度法对该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能力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它们之间的结合方式为弱的插入作用。
双核锰配合物 大环金属配合物 晶体结构 DNA结合能力 dinuclear manganese(Ⅱ) complex macrocyclic metal 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DNA binding ability 
人工晶体学报
2022, 51(7): 1220
作者单位
摘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江苏有限公司, 南京 210029
现有的4G、5G设备一般可支持5G基站承载的双栈IP地址组网, 但这种双栈网络如何在现网中跨越多种专业网络、准确完成端到端组网配置, 仍存在难点。针对此问题, 以大规模工程部署为目标, 提出5G基站承载端到端双栈组网方案, 并在真实网络环境下对切片分组网(SPN)系统、现网端到端进行了测试与验证, 给出了测试结果, 验证了双栈组网方案的可行性。最后, 举例介绍了故障排查方法。
双栈 组网 方案 验证 5G 5G, dual-stack, networking, scheme, verification 
光通信技术
2022, 48(1): 67

关于本站 Cookie 的使用提示

中国光学期刊网使用基于 cookie 的技术来更好地为您提供各项服务,点击此处了解我们的隐私策略。 如您需继续使用本网站,请您授权我们使用本地 cookie 来保存部分信息。
全站搜索
您最值得信赖的光电行业旗舰网络服务平台!